安不忘危 常备不懈 持续加大警报建设力度 不断提升预警防护能力
防空警报作为战时人民防空行动指挥的神经和耳目,是组织人民群众进行防空袭斗争的基本保障。加快建设完善防空警报系统、提高警报覆盖率是发挥人防警报在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中作用的根本保证。嘉定区民防办牢记“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的职责使命,坚持“立足战时,平战结合”,坚持“战备为先、防空为要”,积极履行人防警报建设职能,不断提升全区防空警报预警防护能力。
新增4台电声警报 不断提升电声警报建设比例
为确保新建警报设施能在今年“9.17”全民国防教育日当天同步参与试鸣活动,区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的工作人员不畏40℃高温,顶着烈日,冒着酷暑,把“热度”化为对工作的“热情”,在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会同警报承建单位在短短4天内完成了年度防空警报补点建设任务。据悉,今年新增的4台电声警报设施均位于江桥镇,有效弥补了江桥区域内防空警报音响覆盖不全面的问题。8月18日,由区民防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冯健华带队对新建警报设施进行现场调试和设备验收。经测试,音响警报器工作正常,全部验收合格。验收当日,区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会同南京厚华公司对新上任的警报专管员进行了现场操作培训和技术指导。验收组一行还赴江桥镇人武部就今年民防重点工作进行了座谈交流。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电声警报器数量12台,电声警报器占比从2019年的0%提升至14%。
加装语音播报系统 有效拓宽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电声警报器比重的不断加大为全区防空防灾预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仍有大部分市民反映对鸣响的防空警报类型及传达的信息并不了解,一旦出现灾情或重大事件,难以辨别警报,可能影响逃生。因此,本次新建电声警报均配备了语音模块,解决了防空警报信号不易识别的问题。拓展防空警报“语音播报”功能的同时,推动人防警报建设不断融入城市应急管理体系。今后,鸣响警报前可加上语音播报,告知市民鸣响的类型、内容及注意事项,有效拓展了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提升了警报设施平战结合、预警预报能力。
增配警报智能电源 逐步提高储能电池配装比率
为提高警报设施二次发放能力建设,嘉定区民防办在去年试点建设基础上,积极推进城市重点部位、重要目标点位警报智能电源建设,投入建设的人防警报智能新型电池具有体积小、供电存储能力强,持续工作时间长、安全环保、免人工维护等特点,可实现市电、电池两种电源的“无缝”智能切换及充电、放电智能管理与控制。在没有太阳能的情况下,可待机10-15天;光照正常情况下,可实现长期无市电待机,间隔1分钟,可鸣响25轮人防警报信号,有效解决了警报二次发放及连续发放的电源供给问题。
近年来,嘉定区民防办不断加强人防警报系统建设,全区已基本建成覆盖城市建成区的防空警报网络,为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提供了准确可靠的预警报知手段,保障了警报的有效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