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城市上空的防护密码:你必须要懂的警报暗语
你是否留意过城市上空的警报声?这些长短不一的“鸣响密码”在危急时刻能守护千万人的生命。牢记以下口诀,秒辨防空警报含义:
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时长3分钟。特点是长间隔,是在城市可能遭到空袭的情况下,告知市民提前做好防空袭各项准备。
应对:立即拉断电闸,关闭煤气,熄灭炉火。携带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生活用品。按指定路线迅速有序进入人防工程或隐蔽地域。
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时长3分钟。特点是短间隔,是在空袭已临近城市上空,空袭行动即将或已开始发生的情况下,告知市民迅速采取疏散、掩蔽等防护措施。
应对: 就近进入人防工程隐蔽。若无法进入工程,需利用地形地物隐蔽。
室内:选择钢筋混凝土楼房底层、楼梯下或卫生间等区域,避开门窗和易燃物。
公共场所:分散隐蔽至地下室或坚固建筑底层,避免拥挤。
空旷地:卧倒在低洼地、路沟边等。
解除警报:持续长鸣3分钟。特点是无间隔,是在空袭危险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告知市民可以进行消除空袭后果的工作,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应对:危机解除,保持警惕,确认周边环境安全,有序撤离危险区域,注意房屋倒塌、火灾等次生灾害。协助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
防空警报器究竟长啥样?
★电动警报器:通过电动机驱动机械发声装置,将电能高效转化为声能,具备极强的声波穿透能力。
★电声警报器:由主机功效和扬声器组成,通过电声警报器终端,可以进行语言传播,喊话等。
★手摇警报器:机械式应急装备,无需外部电源,通过人力摇动齿轮组驱动发声装置,是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报警工具。
历史回响
从1930年南京竖起首台防空警报器,到如今覆盖全国的城市防空网络,这套系统始终是战时保民生、灾时守平安的生命盾牌。每年各地开展警报试鸣,既为检验设备,更为警醒世人: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