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进避难场所建设 不断提升嘉定城市韧性——嘉定区完成年度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任务
应急避难场所是城市在地震、台风等灾害事故发生后,用于接纳受灾居民临时或较长时间避难或生活,并可供政府组织开展救灾工作的场所。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是增强城市韧性、提升城市抗风险能力的必要举措。嘉定区民防办、区应急管理局积极牵头协调,经区相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镇合力推进建设,至2021年底,全区完成30个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总避难面积为80.51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根据9月本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部署会精神,区民防办、区应急局强化工作配合,积极向区领导汇报并争取支持,经区委区政府审议后制定下发本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实施方案,建立以区民防和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区发展改革、商务、教育、财政、规划资源、建设管理、体育、绿化市容、房管等部门及各街镇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十四五”期间本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任务。分管副区长牵头召开专题会议,对避难场所建设工作作动员部署,并多次关心和过问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进展;区委宣传部、区府督查室等部门领导高度关注并推动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区相关委办局、各街镇积极响应,按照职责分工迅速推进建设,形成了避难场所建设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为年度任务完成奠定较好的组织基础。
区民防办、区应急局联合牵头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并加强全过程指导。建设前,组织各建设责任单位召开业务培训会,邀请《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的编制单位对规范内容进行专题辅导;建设中,根据各单位建设情况,及时召开现场推进会,介绍试点建设经验,并就工作中的有关情况进行集中答疑和指导;同时,通过下发工作提示、工作答疑、上门指导、电话个别辅导等形式全过程做好业务指导,帮助各建设责任单位厘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要求,为年度任务完成奠定较好的专业基础。
对全区年度65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各单位的指标任务。各建设主体单位高度重视,积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经费缺等困难,迅速响应,充分调动多方资源力量,全面推开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各单位在充分调查排摸、调取图纸数据、实地踏勘的基础上,委托专业公司编制场所设计方案,反复修改、审核确认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直接设置避难场所的方案设计和认定备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