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国动之窗 > 宣传教育

人民防空的地位和作用

日期:2016年01月29日访问量:

随着空袭兵器的日益高技术化,空袭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安全环境看,空袭将是国家面临的主要威胁。江泽民同志指出:“像我们这样的大国,敌人从一开始就大规模派兵跑到我们国土上来打仗的可能性看来比较小,一旦战争爆发,敌人恐怕首先是利用精确制导武器、远程作战飞机进行空袭。”因此,人民防空的地位作用非常突出。

  一、人民防空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大的威慑作用

  人民防空作为一种相对消极的防空手段,产生之初只是在局部地区,通过采取简单的措施,防范敌方空袭的直接打击,降低损失,减轻危害,尚不能对整个国家的国防能力产生大的影响。然而,随着空袭兵器,特别是高技术空袭兵器的发展,空袭的破坏效能迅速提高,空袭已成为高技术强敌制胜的主要手段,从而使防空不仅越来越困难,而且越来越重要,防空作战的成败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伴随防空地位的提高,人民防空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无论是军事强国还是弱小国家,都已把人民防空列入国防体系,使人民防空成了国家防务名副其实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通常是局部战争。局部战争的目的往往不是彻底消灭对方的军队,也不是单纯地攻城掠地,而是通过有限的军事行动,迅速破坏对方国防体系,瘫痪对方国民经济,动摇对方政治统治,摧垮对方抵抗意志。在这种情况下,交战一方哪怕是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一方,如果建有可靠的防护体系,具有强大的人民防空能力,能够确保在遭到对方袭击,特别是高技术空袭的情况下有效地保存自己,就会对发动战争的一方起到强大的威慑作用,使其因顾及战争结果而不敢贸然行动。我国国家领导人曾指出:“人民防空工作属于战略问题,人民防空工作,尤其是城市人民防空工作搞好了,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能够增加延缓和制止战争的因素。从防御的角度讲,人民防空本身就是一种威慑力量,对于制止战争,维护和平具有重要作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大兴人民防空建设,在当时形势下,对遏制和预防战争的爆发发挥过重要作用。

  二、人民防空是国家防空的重要分支,对于保存战争潜力具有战略意义

  战争潜力虽然平时并不表现为直接的战斗力,但战时却能根据需要迅速转化为实际战争能力。因此,战争潜力是战争胜负的最终决定因素。尤其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作为综合国力的较量,对战争潜力的依赖性更强,只有确保潜力,才能最终打赢。因此,人民防空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首先,人民防空能有效地保存国家经济潜力。我国人民防空的重点是国家政治、经济中心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中的重要交通、通信、电力、水利、仓库等设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加强人民防空建设,严密组织防护,对于提高这些目标的生存能力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高技术空袭虽然难以彻底防范,但通过合理的分散布局,尽可能的地下化,严格的伪装保护,积极组织抢救、抢修等,将空袭损失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能的。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利用长期积累的民防建设成果,有效地保护了大量经济目标,对于较长时间地支撑战争以及战后的恢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曾在一昼夜内修复被毁设施的20%。单从人民防空的角度看,这些经验是宝贵的。其次,人民防空能有效保存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战争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战争能力的源泉,在历次战争中,受害极大,伤亡惨重。据有关资料介绍,战争中平民死亡的人数是:第一次世界大战5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2400万,朝鲜战争50万,越南战争300万。这些平民的死亡,绝大部分由敌人的空袭所致。我国人民防空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重要任务,强调通过人民防空教育和训练,提高全民的防空意识和防护技能,注重修建规模合适的人员防护工程和人口疏散地域,力求战时快速救治,这必将在未来保存人力资源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被空袭一方的人员伤亡之所以较少,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以外,民防充分发挥了应有的效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再次,人民防空能稳定民心士气。高技术空袭一旦发生,大量建筑物被毁,居民生活环境恶化,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极易引起心理恐慌和行动失措,动摇民心土气。对此,只有通过平时的人民防空教育,战时广泛深入的人民防空动员以及切实有效的人民防空措施,才能使广大群众做好心理准备,增强防护信心,从而处乱不惊,始终保持旺盛斗志。

  三、人民防空是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重要内容,对配合军队作战具有重要作用

  人民防空经过平时的长期建设,不仅具有保护人民群众和国民经济潜力的功能,而且还能较好地配合和支援军队作战。

  第一,利用人民防空通信警报系统为军队作战提供情报信息。人民防空通信警报系统,覆盖面大,获取情报的手段灵活,传递情报的途径多。据有关资料介绍,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击落美F-117A隐身战斗轰炸机,从飞机起飞开始,南联盟民防系统派出的侦察人员就掌握了其预定航向、攻击目标等信息,并迅速通报了南联盟军方,保证了南联盟防空部队及时发现敌机并一举将其击落。因此,在为军队提供情报信息方面,人民防空大有可为。

  第二,人民防空可为军队提供必要的工程设施。大量的人民防空工事,战时可作为军队隐蔽指挥的场所,可为部队隐蔽行动提供条件,可储存军用物资和装备等。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面对北约高精度、大威力的空袭,能保持指挥联络不断,通信设备损坏率仅15%~20%,主要原因就是其指挥通信系统及时进入了战前修建的人民防空工事内。

  第三,人民防空可为军队作战提供大量的人力支援。战时经动员后,庞大的人民防空力量,足可以为作战部队提供必要的兵员补充,特别是大量的人民防空专业队伍,懂技术、素质高,作为技术兵员,根据需要充实到部队中去,对于全面提高军队的反空袭作战和保障能力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可靠的人民防空,可以消除官兵的后顾之忧,激励斗志。人民防空建设不仅具有国防效益,而且具有社会和经济效益。由于群众性的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救灾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高效的人民防空系统对于平时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以及处理突发事故也能发挥重大的作用。人民防空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有利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符合地下化、多功能化的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对于促进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大量人民防空工程用于商业等开发,对于扩大劳动力市场、繁荣国家和地区经济,都具有积极意义。

  四、民防是社会防灾减灾的重要力量

  灾害何以与民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由以下两个基本因素决定的:

  一是由灾害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人所共知,灾害的基本特性是突发性强、破坏力大。不仅多数人为灾害在极短的时间内,一触即发,瞬间发生;即使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虽在突发前有一个量度积累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的变化规律,目前人们往往难以精确把握。加之许多灾害具有巨大的破坏性,涉及范围极广。因此,防灾、抗灾仅仅靠某些部门和少数人是难以奏效的,它不但是国家和地方职能部门的事,同时也是涉及灾区广大群众的全民性的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共同任务。

  二是由民防的职能所决定的。民防的基本职能就是组织动员群众力量实施对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战争灾害的防护。我国的民防是在人防的基础上延伸的,是人防的一次战略性转移。世界许多发达国家早在二战时期就已建立了民防体系,并在消除战争灾害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外有些国家规定,民防除了防空袭等战争灾害外,还肩负着平时组织、动员国民防灾、救灾,应付和处理突发事件,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职能。民防是城市防灾、救灾的生力军,是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城市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民防是为防灾而设立的,防灾有赖于民防,这就是民防与灾害的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