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有哪些踩在我们脚底下的地下综合管廊?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道路下面建造一个市政共用隧道,将电力、通信、供水、燃气等多种市政管线集中于一体,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以做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资源的共享。
上海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最初是应用于工业生产。目前已经建成运营的综合管廊主要分布在宝钢工业园区、浦东 张杨路、松江大学城、嘉定安亭新镇、世博园等区域。当时,这几条综合管廊的建设总体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按2015年数据统计,除工业用管廊系统外,申城运营的市政地下综合管廊总长度约为25公里。
1994年底,国内第一条规模较大、距离较长的综合管廊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初步建成。该综合管廊全长约11.125公里,埋设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下,综合管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断面形状为矩形,由燃气室和电力室两部分组成,配置了相当齐全的安全配套设施,建成了中央计算机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
张杨路综合管廊工程,是国内第一条在次干路两侧同时建设的规模最大的配给管综合管廊,也是国内第一条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综合管廊,将易燃易爆的燃气管道也容纳在综合管廊内更是国内首次尝试。目前综合管廊内全线都覆盖电力、通讯、上水和燃气四大管线,浦东南路至东方路利用率较高,枣庄路至金桥路也有用,浦东南路至崂山路电力管线已饱和,没办法再敷设电力管线。
安亭新镇结合当时上海重点发展的“一城九镇”,在嘉定安亭新镇实施了我国第一条设在新镇居住区的网络化综合管廊,2002年正式开工建设,2004年建成,长度约为5.78公里,创造了我国大城市卫星城镇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的“第一”。
世博园2007年在上海世博园区建成地下综合管廊,是国内首条使用“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预制装配技术的管廊,管廊长约6公里。